日本免费中文字幕喷水,中文字幕高潮激烈,日本人妖在线专区,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五月婷

    1. <sub id="bxxbd"><ol id="bxxbd"><abbr id="bxxbd"></abbr></ol></sub>
       

      關注我們:?
      《周長和面積的比較》教學設計(饒麗娜)
      來源: | 作者:ysmzxx | 發(fā)布時間: 2236天前 | 11639 次瀏覽 | 分享到:
      《周長和面積的比較》教學設計


                        貴州省玉屏縣印山民族小學  饒麗娜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五單元相關內容。  


      教學背景:


          周長和面積雖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但對于三年級學生而言仍是比較難以區(qū)分的知識點。即使學生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公式,但仍有不少學生錯漏百出。有的是機械式的套用公式,甚至把公式張冠李戴,有的連單位都分不清。根本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理解這兩個概念。


      教材分析: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和周長的知識是學習其它平面圖形面積的基礎。在新編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教材中沒有將《周長與面積的比較》單獨作為一個教學例題。但從教材練習上有關題型相當多而且應用比較廣,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認為很有必要將周長和面積進行深層次的比較。為此我設計了這一課,在希望用不同的活動與練習來進行對比式教學,培養(yǎng)學生觀察、對比、分析、概括的能力。通過自主探索、合作學習來幫助學生理解周長與面積,發(fā)現它們之間的本質區(qū)別。


      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正處在學習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期,他們具體形象思維也正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已經掌握了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根據平時生活經驗的積累,對“面積的大小”的內容有一定認知基礎,但畢竟面積第一次接觸,相對比較抽象,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無法正確區(qū)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哪些與周長有關,哪些與面積相聯系。


      教學目標:


      1、在不同形式的對比教學和練習中,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及計算方法。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比較、概括的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使學生能正確、熟練地計算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


      4、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和愛好。


      教學重點:


      運用對比方法,分清周長和面積的概念和區(qū)別。


      教學難點:


      合理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對比教學。


      教學過程    


      一、活動引入:


      1、請一名同學上臺圍著講臺走一圈,再請一名同學把講臺擦干凈。


      師:看了剛剛第一位同學的行為你想到我們學的什么知識?第二位同學的行為你又想到什么?


      生:我想到了學過的周長和面積。


      2、請用不同的顏色表示下列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3、師提問:那還記得什么叫周長?什么叫面積嗎?


      生:周長指圖形一周和長度。面積指物體表面的大小。


      師:周長和面積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它們之間有許多不同的地方。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  


      4、揭題板書:面積和周長的比較   


      (設計意圖:通過擦桌子和圍繞桌子走一圈的活動讓學生對周長和面積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再通過描一描啟動了學生的思維和對比意識,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周長指的是邊線,而面積指的是物體表面的大小。從而了解周長和面積定義上的區(qū)別。)   


      二、操作比較 :  


      1、學生拿出課前準備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紙,動手操作想辦法知道它的周長和面積?


      (1)小組合作測量長和寬


      (2)匯報測量數據:(長方形長20厘米,寬15厘米,正方形邊長10厘米)


      (3)抽生板演:


      生 1:長方形周長:(20+15)×2=70(厘米)


      面積:  20×15=300(平方厘米)


      生 2:正方形周長:  10×4=40(厘米)


      面積:  10×10=100(平方厘米)


      2、比較整理。   


      (1)觀察對比想一想周長和面積哪些不同之處?


      (2)匯報填表

      區(qū)別

      意義

      計算方法

      計量單位

      周長

      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

      長方形=(長+寬)×2

      正方形=邊長×4

      厘米、分米、米……

      面積

      物體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

      長方形=長×寬

      正方形=邊長×邊長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測量、計算自主探索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和面積計算方法、計量單位等方面的不同。然后再引導學生系統整理周長和面積的具體區(qū)別,從而加深對已有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從點到面,從部分到整體,建構了新的知識結構,培養(yǎng)了學生分析、歸納、概括的能力。) 


      三、鞏固練習 : 


      1、填單位:


      (1)學校跑道長是200(      )


      (2)一間教室的地面面積大約是60(      )


      (3)一支鉛筆長16(      )


      (4)一塊橡皮的面積大約是6(      )


      2、一個長方形花壇,長50米、寬25米。


      (1)求這個花壇的占地面積。


      (2)在花壇的四周圍上一圈圍欄,求圍欄的長度。


      (分析關鍵詞“占地面積”和“圍欄長度”的分別指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這兩道基礎的題型訓練,讓學生了解周長和面積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并且合理地使用長度單位和面積單位。)


      四、知識拓展:


      1、求下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






      (1)學生計算后你發(fā)現什么?


      (2)引導小結:周長相等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


      2、用四個邊長1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圖形。它們的周長和面積各是多少?你又發(fā)現了什么?






      (1)學生獨立探索討


      (2)指名板演,匯報發(fā)現


      (3)小結: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緊扣教材由淺入深,既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又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在深化所學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生思維空間,探究并發(fā)現周長相等的圖形,面積不一定相等;而面積相等的圖形,周長不一定相等這一知識難點。)


      五、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周長和面積是不是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再各同桌交流一下?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從性質上來講是一節(jié)復習課,整個課堂很樸實,沒有什么花架子。但十分注重對比式教學,重點培養(yǎng)學生觀察、對比、分析、概括的能力。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來不斷區(qū)分周長和面積這兩個概念本質上區(qū)別同時聯系生活實際解決和生活有關的問題。體現了數學問題的生活化,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學習是為生活服務的,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總體來講獲得良好的課堂實效。


      一、成功之處: 


      1、注重“對比式”教學。這節(jié)課無論是活動還是練習的設計都圍繞著“對比”這兩個字再進行,學生很自然的會思、會想、更會對,將周長和面積的區(qū)別分析相當清楚,學生頭腦中也有了一個深刻的記憶。突破了教學的重難點,


      2、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整個課堂中教師注意擺正自己的位置,盡量的讓學生自己去比、去說、去想、去做,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交流中發(fā)現新知,順利完了學習任務。 


      3、“練習設計多樣化”。 作業(yè)設計緊扣教材由淺入深,既注重基礎知識的訓練,又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在深化所學知識的同時,拓展學生思維空間,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yǎng)。


      二、有待改進的地方: 


        1、有時擔心學生不白明,語言重復過多地夠簡單明了。所以在今后教學中特別要注意語言的精確性 。


        2、要注意關注學困生,讓每一位學生都學有所獲,增強他們學習數學的信心。


        3、時間的掌控上有所欠佳。